食品安全法关于预包装食品完整-上海臣生商贸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理解此问题,首先要明确预包装食品的含义和范围!

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或者容器中的食品。

根据质检总局颁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预包装商品是指销售前预先用包装材料或者包装容器将商品包装好,并有预先确定的量值(或者数量)的商品。

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是专门针对预包装食品标签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关于预包装食品概念的规定是“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该标准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不适用于为预包装食品在储藏运输过程中提供保护的食品储运包装标签、散装食品和现制现售食品的标识。

此次修法,专门在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以此解决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标签法定要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根据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的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内容包括:(一)普通预包装食品标注内容!

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按照国家标准,标注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名称或食品分类名称;

在没有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应使用能够帮助消费者理解食品真实属性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规格是指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净含量和内含件数关系的表述。

单件预包装食品的规格即指净含量!

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个单件预包装食品时,还应当标示单件预包装食品净含量和件数。

生产日期(制造日期)是指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曰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人)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2.成分或者配料表!

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

当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变为其他成分(如酒、酱油、食醋等发酵产品)时,可用“原料”或“原料与辅料”代替“配料”、“配料表”。

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加人的水应在配料表中标示?

在加工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其他挥发性配料不需要标示。

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应当是依法登记注册、能够承担产品安全质量责任的生产者的名称、地址。

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的,应标示委托单位和受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或仅标示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及产地,产地应当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地市级地域。

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的联系方式应标示以下至少一项内容:电话、传真、网络联系方式等,或与地址一并标示的邮政地址。

4.保质期!

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5.产品标准代号。

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代号和顺序号!

6.C存条件。

贮存条件可以标示“JC存条件”、“贮藏条件”、“贮藏方法”等标题,或不标示标题;

贮存条件可以有如下标示形式,“常温(或冷冻,或冷藏,或避光,或阴凉干燥处)保存”,“请置于阴凉干燥处”,“常温保存,开封后需冷藏”等;

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

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可以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也可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

8.生产许可证编号!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英文字母QS和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QSxxxxxxxxxxxx;

前4位是受理机关编号,中间4位是产品类别编号,后4位是获证企业序号。

9.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二)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这类食品的适宜人群、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要求等有一定特殊性,对其标签内容如能量和营养成分、食用方法、适宜人群的标示等有特殊要求?

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目前有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灌装辅助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婴儿是指0~12月龄的人。

婴儿配方食品包括乳基婴儿配方食品和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乳基婴儿配方食品是指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加人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或者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液态或粉状产品。

适于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〇~6月龄婴儿的正常营养需要;

豆基婴儿配方食品:指以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液态或粉状产品,适于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〇〜6月龄婴儿的正常营养需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较大婴儿是指6~12月龄的人;

幼儿是指12~36月龄的人!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是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加人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或者其他辅料,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液态或粉状产品,适用于较大婴儿和幼儿食用,其营养成分能满足较大婴儿和幼儿的部分营养需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应当标注的内容包括:(1)能量和营养成分;

应以“方框表”的形式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以及相应产品标准中要求的其他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如果产品根据相关法规或标准,添加了可选择性成分或强化了某些物质,则还应标示这些成分及其含量!

(2)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

应标示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食用方法、每日或每餐食用量,必要时应标示调配方法或复水再制方法!

应标示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适宜人群。

对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适宜人群按产品标准要求标示;

(3)贮存条件;

应在标签上标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贮存条件,必要时应标明开封后的贮存条件!

如果开封后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宜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向消费者特别提示!

(三)特殊规定?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这里主要是指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标签内容的豁免规定?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当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cm2时,可以只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二是标签内容需要额外增加的内容。

例如婴儿配方食品应标明:“对于〇~6月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食用本产品。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应标明“须配合添加辅助食品”?

三是国家标准对食品标签标准内容有特殊要求的。

例如,幼儿配方食品的标签上不能有婴儿和妇女的形象,不能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近似术语表述!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进口细包装食品,当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进口食品目的是在境内市场销售,如果没有中文标签和说明5,境内绝大多数消费者无法了解该食品的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食用方法等基本信息,导致消费者误食,这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也不利于进口商品的销售。

因此,法律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应3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朽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口。

二是标签、说明书,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标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必须符合我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该标签通用标准包括:(1)一般原则,预包装食品的任何标签或标示中,不应以虚假的、使人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介绍食品,也不能有对其特性的任何方面容易造成错觉的描述或表达!

预包装食品的任何标签或标示中,不应通过文字、图形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或暗示可能与该食品混淆的任何其他食品,也不能导致购买者或消费者误认为该食品与另一种食品有联系。

(2)强制性标示,除个别食品法规标准有明确规定以外,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应标明下述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厂商名称和地址、原产国、批次标识、日期标志和收藏指南、食用方法等关于附加的强制性要求,包括配料的定量标辐照食品等除香料和药草外,容器的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厘米的小包装可免除配料表、原产国和食用方法的要求。

(3)非强制性标示,包括:只要与本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和一般原则中有关说明和欺骗的内容不相抵触,任何书写的,印刷的资料、图形设计或图示材料均可在标签中显示。

如果使用等级标记,则应容易使人看懂,并不会使人产生任何误解或受骗:关于强制性内容,包括: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不应与容器分离,依据本标准或其他食品法规标准的规定,要求在标签上出现的内容应清楚、醒目、持久,并在正常购买和使用条件下使消费者易于识读,食品名称和净含量应出现在显著的位置上并在同一视野内等。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口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和说明书,其标签和说明书除需载明预包装食品需要载明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和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认!

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生产者对标签和说明书上所载内容负责!